今天梳理一下电视剧当中出现的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有最后的结局。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加上运气和机遇,这些要素将决定无论是主角也好,配角也罢的最后结果,是退役还是高升。
01
首先说到红三连五班的老班长老马,他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士兵,曾获得全师五公里越野跑第一名,之后被调离到艰苦的五班担任班长,并且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他能力非常强,带过非常多的新兵,包括许三多的贵人史今。但是,草原五班被称为“班长的坟墓,孬兵的天堂”,老马来到那里之后,就消极不振了,眼里的光消失了。都说环境决定人,老马的变化都让指导员认不出来了,最后他在草原默默退役了。
我想说,这是一个“老实人”,作为一名士兵,他负责的完成了上级的要求,并且表现突出,但是没有好的机遇,最后只能默默无闻的坚守到自己的岗位上。但是许三多的到来,让老马重新振作起来,老马的斗志被重新激发,他发现自己还是一个班长,是手下四个士兵的领导者,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最后,完成了修路的工程,并且吸引了宣传部和上级的注意,他本有机会因为这个功劳调离这个艰苦之地,但是他的良心告诉自己,自己不应该占了许三多本因得到的荣誉。所以,他选择了不争,最后和其他大多数普通士兵一样,隐入尘烟。
“别混日子了,小心让日子把你们给混了!”这是老马的名言,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不屈服于环境,想要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的老兵的坚持。
许三多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不争的“领导”,试问未来在工作当中,又有多少这样高觉悟的好领导呢?但凡老马代替许三多得到了团部的荣誉,他将可以调离这艰苦之地,按照他的资历和能力,完全可以在三连当中赢得一席之地。这样,在风沙中默默无闻最终隐隐退役的将会是我们的主角–许三多。
02
再说到红三连五班的“作家”李梦,他是职场当中比较现实的一类人,他有自己的梦想和爱好,喜欢写作,但是从来没有迈出第一步,正如他在五班当中的状态一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实在写作这方面,他唯一需要突破的无他,只有他自己。当他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他的职业生涯,也迈出了第一步。
他的现实体现在哪里呢?他知道职场的潜规则,在五班修路获得表扬的时候,愿意把功劳主动给自己的领导,并且对于职场小白的许三多各种PUA,在获得宣传部记者照相的时候,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出镜,让老实巴交的许三多顶替自己今天的站岗。
试想,许三多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失去了获得记者注意力的机会,失去了团里表彰自己的机会,即使他再努力,最终都会是默默无闻的,因为他没办法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努力,这才是大多数务实的员工的最终结果,最终默默下岗,什么都没有留下。
许三多的经历没有可复制性,他就是被光选中的人,努力固然很重要,坚持本心很重要,重情重义固然也很重要,可这不会成为你升迁的必要因素,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被看见”。
继续说李梦这个人的行事准则,他可以做到在职场当中不得罪领导,和同事打成一片,做到不傻和自保。这一点难能可贵,值得学习。最后他可以巴结到宣传部的领导,从而被调离这个荒无人烟之地,来到团部负责宣传工作,虽然只是一个记者助理身份,却也是像他这样在军队当中没背景的普通人,在当时的背景下所可以做的最大的努力了。
总结下来,他还是一个比较活络的人,机会到来时愿意去努力争取,在职场当中可以独善其身,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写照。
关于红三连五班的其他两个同志就不展开叙述了,他们就是随波逐流的大多数,当环境变化的时候,没法坚守本心,当然这也不怪他们,大多数人在那个地方都是没法做到不混日子的。
03
现在梳理一下主角许三多可以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一些原因和关键节点,每一步都需要运气。
首先说说关于他在征兵的时候,即使没有满足条件却依然被选上了原因。他爸爸做了很大的努力,把选拔的长官–史今请到家中吃饭,要知道光这一点就是已经打破了军队的纪律了。剧中一开始,村长留史今在他家吃饭,史今最终以军队纪律为理由拒绝了。许三多的父亲是一个精明的人,婉转的通过了一些语言的艺术,把史今留了下来,并且帮助许三多获得了单独一对一面试的机会。
可是机会在面前许三多抓不住呀,虽然史今非常同情三多的经历,因为他们都来自农民家庭,都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小的时候被父亲打骂这一点使得史今对三多有了好感。可是这一点却并不能成为三多加入部队的直接原因,军队有自己的标准,这一点在一开始史今就透露了,现代化军队要求士兵要是高中学历,也就是三多没有达到军队的硬性标准。
如果任何事情都符合明面上的规则,那么我们的“小镇做题家”还有“卷王”成才就应该是主角了,而且最后一定会步步高升了,可惜,在电视剧的第一集就活生生的向我演示了“人情”也就是潜规则的重要性了,它可以让本不满足纸面上规则的许三多因为史今的“个人情感”进入军队,从而离开农村,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这一个“苦肉计”演的好呀,说演的话其实有些言过其实,在许三多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他爸爸也是平时对其非打即骂的,得知许三多没有通过考核的时候,他爸爸更加生气了,追着打骂他。这里正好让本打算离开的史今看到了,史今忍不住回头,制止了他父亲的行为,带走了许三多。
“我要他了,从此他就是我的兵,你不可以打他”,这是史今制止三多父亲的原话,站在史今的角度,这不仅仅是对三多父亲说的,这也是对他自己的父亲说的,也是看到和自己相同经历的三多,感到心心相惜,是史今对曾经的自己的一个“交代”。
到这里,看到了三多的另一个贵人,他未来的班长史今。三多的父亲帮助他得到了机会,班长史今拉了他一把,也将是他进入部队之后,开导三多的重要摆渡人。
因为我们生来就有不同的家庭,对有些人来说,原生家庭将是未来发展的束缚,对有些人来说,原生家庭是帮助他们得到机会的重要支撑。三多的父亲已经尽了作为一名普通农民对孩子的最大帮助,未来的路还是得他自己走。
进入部队之后,三多当然是天崩开局,因为他本来就不是靠自己的实力进入部队的,在“分班考试”训练当中,表现非常差劲,而且给连长高城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给决定自己升迁的领导的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出意外的话,三多的职业生涯将一蹶不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在军队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其实被上级的上级因为负面原因成为“重点关照对象”,那基本职业生涯就可以终结了,宣告死刑了。所以即使在新兵连分部队的时候,史今努力帮助三多,劝说自己的上级连长高城不要给三多分配到五班,却最终没办法,史今没有这个权力。
“分班”之后,对于大多数新兵来说,军队生涯刚刚开始,可是对于“被贬”到蛮荒之地–五班的三多来说,却是噩梦的开始。反观来自同一村的成才,他开始就表现优异,走正步等基础训练成绩远超同一批其他新兵,像极了我们这些通过高考,进入到大学环境,只会做题的学生,即使成绩优异,但是对于其他规则和发展路径一无所知,即使因为自己的成绩可以来到更大的舞台,却处处碰壁。
成才可以说是天胡开局,开始就被分配到钢七连,团部最精尖的连队,当中的每个士兵都是通过选拔,成绩优异上来的,而且连长是高城,背景硬。可是给他机会不中用呀(下面会展开聊),还是可惜,不过从他的身上值得我们吸取教训,获得经验。
04
然后进入五班之后,许三多坚持踢正步,打基础,在个人技能方面做到了非常突出,这也是未来他得到领导赏识的重要因素。因为三多的修路得到了团里的表彰,加上班长老马愿意成就三多,三多有了见到团长的机会,也是这唯一的机会,三多抓住了。
因为三多的基础扎实,所以可以让老团长眼前一亮,其实像三多这样做到基础扎实的兵有很多,但是可以让领导看见的机会却寥寥无几。这也说明,个人的努力只是我们最基本需要做到的,然后就是看机遇和运气了。如果没有个人的努力的话,即使机会出现在面前,我们也无法抓住。
可是三多放弃了行政部门的快车道,选择了“技术”路线,就是加入钢七连,不能说选择的好坏,只能说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三多面前的“有意义”的事情绝不是普通人的所谓“成功”,不然三多在当时抉择的时候,也不会放弃团长秘书的行政岗,转而技术岗位。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好事,因为德不配位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假如进入行政岗位的话,三多可以明哲保身吗,不见得。钢七连当中,三多再次遇到了之前有着知遇之恩的贵人–史今。
史今作为三多的上级领导,愿意手把手教他,即使三多犯错,也依然鼓励,这放在职场当中,真的会遇到这样的领导吗?我真是太羡慕三多了,其实贵人指路不是说贵人教你一些具体的技巧,而是你的前辈愿意在你的重大选择当中踌躇的时候,给你一个确定的眼神,鼓励你继续走下去,不要放弃,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多能力不差,就是缺少自信,他不觉得自己可以在竞争激烈的钢七连胜任岗位,可是史今反复的鼓励他,即使三多犯错了,却帮他抗下了压力,继续耐心的引导。我们的主角实在是太幸运了,看三多的军旅生涯我仿佛就在看爽剧似的。可惜,大多数人既没有成才的努力,又没有三多的幸运和能力,也没有下面剧情当中光电硕士吴哲的判断力,如果把我放在士兵突击的军队当中,大概率只是一个混日子,最后默默退役的路人甲。
三多最终找到了自信,本来他自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只要做一些事情就会犯错,现在他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在战友面前表现自己了,这一切都是班长史今的功劳。
这还没完,班长史今不仅手把手教他,还愿意把连长拉到三多的旁边,让自己的领导看到三多的进步,三多也没有辜负班长的期望,在重要的窗口期,也就是连长高城被班长拉到操场,观看三多的训练的时候,抓住机会一口气绕杆卷腹打破了军队的记录。
这里告诉我们,如果你的上级领导不愿意搭桥,将自己引荐到上上级领导面前,总是将自己的手下和自己的领导隔离开来的话,无论你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进步”的机会,因为你的直属领导没有提拔你的能力,但是你的领导的领导有。
这一点在上次和一个社会阅历比较丰富的销售阿姨连麦的时候,她曾推心置腹的向我提点过这一点,因为你的直系领导没有提拔你和他平级的能力,你的上升通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上上级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
很幸运,三多的直系领导就是这么好,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让三多在连长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三多成了军队当中,领导面前的红人。再往后,三多的机会自然越来越多,三多这颗金子也终于有了发光的机会了。加上三多有一个很多人都不曾有过的优良品质,就是绝对忠诚,这正是领导所真正在乎的东西,三多的军队“仕途”最终走上了快车道。
05
说完了主角三多,现在评价一下成才这个角色,他很努力,但是他努力的定位一直都在他自己的能力上面。成才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可以做到在竞争当中,只要标准是可以量化的,可以用成绩表示的,他都可以做到最好。
打个比方,成才要是放在现在就是高考裸分上清华的水平。这种就是妥妥的大佬,但是自从他进入精英连队之后,特别是来到老A集训之后,发现世界很大,而且身边的同志们的优秀程度是各方面的,比如光电硕士吴哲的逻辑,空降兵拓永刚精湛的枪法,长官袁朗的文武双全等等。
就好像来自小县城的我们,通过考试突然来到一个高手云集的地方,有些人有着非常好的起点,他们在综合素质方面早就甩开了普通人好几个身位,他们对于世界运行的理解自然不同于一般人。就像那个空降兵,最擅长的就是枪法,十种枪都可以做到精准射击,而成才只能做到熟练使用85式狙击步枪,放在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相关的专业技能的学习。
还有就是三多明明枪法很垃圾,却可以通过当时老A集训竞争激烈的枪法考试,背后的原因让人“暖心”,我不相信纯粹是靠三多的专业技能的,因为三多在半年前拿的最多的是扫帚。三多是高城的得意门生,三多是袁朗中意的士兵,军功颇丰,这不得让教官在考察成绩的时候,对三多开开后门呀。
话说回成才,他有自己的小心思,比如说在老A生存训练的过程中在最后关头,放弃了伍六一,选择了最理性的做法,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何况当时的情况下,自己的队友已经没有了顺利到达终点的可能,于是他选择了放弃。假如他没有选择最理智的方法,或许已经没有了进行到下一轮考核的机会了。
在老A最后一轮考核当中,当连队当中的战损比超过2/3,他选择了判定行动失败,然后放弃及时止损。这一举动却成了袁朗最后“审判”成才,认为他不合格的最终依据,屏幕前的我确实不理解。但是可以解释的,就是他在红七连的时候,跳槽了不该跳槽的上司–连长高城导致的。
其实作者这条线埋的非常深,不易让人发觉,就像《人命的名义》当中,要拆除美食城的时候,沙瑞金和田国富的依据就是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可是背后的原因大家都清清楚楚。岳飞身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亦是这个道理,不需要看人物怎么说,需要仔细观察每个势力之间的关系,还有他们的做法,经历。放在成才身上,就是他以优秀的成绩被分配到了七连,可是他表现出来的行为让其他战友都知道了,他想要巴结老乡,巴结领导,所以没有一个人是他的真心朋友,甚至连长高城的父亲是军长级别的地位,这一个讯息他都不曾了解。
因为钢七连竞争激烈的原因,他在没有和连长沟通表示的情况下,当着全连战士的面告知连长自己要去红三连的消息。最后他灰溜溜的来到了红三连,路上只有一个好朋友–许三多送行。
站在红三连连长和指导员的立场上,他们想要巴结高城都来不及呢,不可能为了一个个人能力突出的兵而得罪背景硬的连长高城,毕竟三连的领导还要考虑自己的升迁之路呢。还记得高城被升迁到师部总部担任营长的时候,和团部的连长最后一顿饭,其他连队的连长们的话语当中处处透露着这个意思:未来发达的时候,别忘记拉一把曾经的兄弟们。
所以成才就被调到了三连五班,当时三多曾呆过的荒凉偏僻的地方,甚至都不配置实弹。就这样蹉跎了岁月,一直到参加老A的选拔,虽然突破了重重障碍,坚持到了最后,在纸面上的成绩,他一直都是最优秀的,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但是最终却因为他曾经跳槽高城的原因被袁朗拒绝。
当袁朗讲述成才没有被选上的原因时,当然不会说“我私下和高城关系好,不可能因为仅仅你比较优秀的原因而不管高城的面子。” 其实作者已经几乎明示了,能不能get到就看观众的阅历了。
之后看了木鱼水心等几个大up关于这个电视剧的解读,我认为都涉及不到本质原因,就是太浅了,相对应的观众的评论也是,仅仅局限于成才没有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还有三多的坚持和实干等等,太浅了,现在摘录一些点赞多的评论:
1.人生第一次对异性有喜欢的萌芽就是看见袁朗,久久不能忘记这个迷人的男性,有男人的硬朗和性感,非常迷人,成熟,稳住,实力派,聪明,机灵。我不太明白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男生学PUA和恋爱技巧
2.农村很多的父亲是许三多爸这个样子,对孩子绝对是有爱的。没什么文化,更不会用什么科学的方法教育儿子。但是还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文化眼界有局限性,单纯认为读书没有用,或者觉得儿子笨读书也读不出什么好结果,以自己的经验认为儿子当兵有好的未来。
3.袁朗最强指挥,成才最强狙击,吴哲最强语言和分析,三儿是最强作战,名副其实的顶级兵王
这些评论怎么说呢,都没问题,但是看下来似乎少了点什么。就像解读《西游记》一样,这样好的作品就像一面镜子,不同经历,不同思想的人照在上面,得到的见解一定不同。然后这些播放量高的视频一般可以理解为主流观众,主流人群,便可以窥见他们的思想和立场。
灵活机动的跳槽,在有更好选择时候,谁不想要进步呢?只不过是具体的策略问题,如果说成才知道高城的背景,他还会跳槽吗?
所以一直到倒数第二集,高城公开表示原谅成才之后,成才立马在接下来的老A特训当中“上岸”了,成才在专业技能方面一直很优秀,可是少了对“人”的琢磨,这才是对于观众来说最值得思考的。
06
对于《士兵突击》这部好作品的解读就到这里了,可能几年后再次翻看目前的我的观点会觉得可爱,我也希望这么觉得,这样说明进步了。三多的经历不可复制,但是成才的经历值得反思。如果有梦想的话,不能过于兢兢业业,不然就是老马的结局。